冷水性鱼类养殖技术
冷水性鱼类养殖工程技术
冷水性鱼类深加工技术
首页 > 技术支撑 > 正文
鲟鱼人工繁殖技术-人工催产与授精
发布时间:2011/11/17 |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 浏览次数:

 

(一)繁殖时间的确定  

1.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种类的鲟亲鱼是在经过越冬后、水温回升至 13℃ 左右时开始产卵,黑龙江的施氏鲟和达氏鳇的繁殖在每年春季的5 6月份,引进的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匙吻鲟等也都属于春季产卵的类型(长江的中华鲟例外,属秋季产卵类型),产卵时间均与水温的周期变化密切相关。

2.目前,我国从南到北都有鲟鱼养殖,繁殖时间差异较大,南部地区温度回升较早,养殖的鲟鱼可在3月份产卵,北方地区温度回升较迟,产卵在5-6月份。养殖鲟鱼的繁殖生产需要根据各地水温回升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温度达到 13℃ 时即可着手开始人工繁殖工作。

3.根据上述规律,有条件的繁殖场可以通过人工调节温度变化周期,提前或延迟鲟鱼的产卵时间。如果需要提前繁殖,可以提早升温;需要延迟产卵,可以推迟提温时间。

(二)成熟度鉴别

非生殖期的雌雄鱼无明显差异,生殖期的雌雄鱼体征有所不同,但没有婚姻色或追星之类的副性特征。所不同的是,成熟欲产雄鱼体瘦、吻尖、脊板尖、体表粘液多、腹壁薄、腹部大且柔软富有弹性。野生的成熟雄亲鱼较易鉴别,可将鱼体背尾部弯曲成“弓”状,用手轻压生殖孔有少许精液流出。人工养殖的雄亲鱼通常不易鉴别,只检察雌鱼即可,因雌雄成熟基本是同步的。雌鱼除具备上述表性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检查卵细胞的发育状况。用特制的挖卵器从生殖孔探入卵巢后中部,取少许卵粒,检查卵粒色泽、形状、极化程度等。

(三)催情用药种类及剂量

1.用药种类:施氏鲟人工催产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有鲤科鱼或鲟鱼脑垂体及促黄体素生成激素(LRH-A)。

2.催产药物的注射部位及次数:鲟鱼的催产都可以采用肌肉注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个体较大的亲鱼用药量也大,最好采用多点注射的方法,以防药物流失或对鱼体局部产生不良影响。

在自然产卵场捕获的野生雄性亲鲟,性腺成熟较好,通常不需要注射,轻轻压腹部就有精液流出。如果对雄鱼挤压腹部也无精液流出,则需进行一次注射。野生雌鱼的注射次数主要视其性腺发育的成熟程度而定,一般成熟度好,性腺已处于Ⅳ期末的,采用一次注射即可。若性腺成熟较差或成熟不够完善,则需采用二次或三次注射。

池塘或网箱培育的鲟亲鱼,不论雌雄都需要人工催产,雄鱼通常只需注射一次,雌鱼需根据性腺发育情况而定,通常需要注射两次。

3.用药剂量:无论用何种药物进行催产,均需依据亲鱼发育状况来确定注射药物的剂量和催产方法。使用鲟鱼脑垂体,雌鲟的注射剂量以每 10kg 体重为单位进行剂量的计算,雄鲟如需注射,其剂量一般为雌鲟注射剂量的1/151/10;选用LRH-A做催产剂,雌鱼总剂量为每千克体重注射3~9微克(视亲鱼成熟情况定总量),第一次注射10%~20%,10~12小时后第二次注射其余药量;雄鱼注射用量为雌鱼的一半,一次性完成。

下一页

友情链接: 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   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鮃鲽类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首页  |   产业动态  |   市场行情  |   供求信息  |   企业组织  |   交流合作  |   示范基地  |   科研团队  |   创新平台  |   数据库  |   技术支撑  |   在线视频  |  
Copyright  ®  2011  版权所有: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松发街道43号 邮编:150001
请在IE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下取得最佳观赏效果。黑ICP备0600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