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用基于QTL结果的镜鲤分子育种技术并编写计算机操作软件来筛选优良镜鲤家系20-50个;强化培育前两年筛选的优良家系;获得高抗病力家系3-5个,及抗病标记3-10个;建立谷氨酸含量高的家系1-3个;获得镜鲤综合性状优良家系第四代;优选出耐盐碱鲫鱼家系1-2个;建立耐盐碱雅罗鱼家系4-10个;
2. 筛选超过10000个优质SNP位点用于选育群体基因分型;采集200-400尾实验鲤X 10000个SNP标记的基因分型数据;建立起BLUP育种技术网络服务平台;
3. 培育鳙突变体库;对耐低氧鲢性成熟个体进行繁殖,并对后代耐低氧能力进行检测;对低氧胁迫构建的差减文库进行评价分析,获取可能的与低氧适应相关的基因,对快速生长鲢进行推广示范,建立快速生长鲢示范基地;
4. 获得加州鲈家系25个;筛选出与生长等性状相关的微卫星分子标记5-8个,SNP标记6-10个,与家系或群体相关的分子标记10个以上;
5. 筛选表型相关的分子标记1-3个,基因型5-10个,候选基因或新基因2-3个;彩鲤配套系选育至F6;建立草鱼优良核心群体或家系4-6个;申报专利1项;
6. 揭示银鲫天然免疫相关基因在D系和A+系异育银鲫中的表达差异;获得与鳙生长性状或头长比例相关的微卫星或SNP标记;获得鳙鱼遗传图谱;
7. 使用检测到的SNP位点构建家系,验证分子标记的有效性,将SNP位点定位于鲤鱼基因图谱上;筛选与经济性状相关的微卫星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