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自主知识产权的“松浦镜鲤新品种选育”科技成果被评为黑龙江省2011年“十大农业科技成果”,并于2012年2月23日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松浦镜鲤新品种选育” 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石连玉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是由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共同支持而完成和取得的,通过利用多性状复合群体选育结合微卫星和电子标记技术对德国镜鲤个体进行选育的育种方法,创建了结合DNA分子标记和电子标记的多性状复合群体选育方法,突破了鱼类育种种质退化的难题,缩短了品种选育周期,解决了镜鲤品种选育、保种、生产和推广中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品种选育、种质保持、人工繁殖、商品鱼养殖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成功地选育出一个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和抗寒能力强、繁殖力高、体型好等优点,并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
该品种已经建立起选育与研发、保种与生产性中试基地、繁育推广中心与养殖技术示范培训基地为链条的松浦镜鲤推广应用体系,满足了广大养殖生产单位优良苗种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在各省市推广中心和示范基地的带动下,推广面积达到98.51万亩,每亩较养殖普通鲤鱼增收300元,累计年增收2.96亿元以上,具有社会和生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