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最初几年,发达国家水产领域已开始利用共显性标记,国内研究学者也开始利用此类标记进行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和育种研究。
水产研究主要使用RAPD和AFLP这类不需要有基础研究的标记,而对于需要有研究基础的微卫星标记应用较少,国内急需开发大量的微卫星来提升我国水产养殖动物在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深度和水平。
我国水产养殖业在近些年来规模扩张后,水产养殖产量和物种数量均居于世界前列,但品种培育手段技术含量低,建立的分子育种技术在镜鲤中已得到应用,其中对镜鲤4个繁殖群体的遗传结构优化获得了近千尾优质的镜鲤亲本,近几年累计生产优质鱼苗1.6亿尾,本成果获得的35个物种的49克隆库,10307个微卫星序列,1629个多态性标记;数量众多的共显性标记将极大地推进我国水产遗传与育种研究在整体上的技术进步;国内水产养殖动物的第一个遗传连锁图谱,将很大程度地促进水产生物遗传与育种的研究;对鲢鳙等35个种的79个野生群体进行了详细的遗传组成研究,对这些种的种质保护与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建立了3种分子育种育种技术,对我国水产育种技术更新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