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鲤鱼等功能基因组资源开发及其数据库与网站构建”和“鲤生长等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发掘及育种潜力评估”项目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该项成果已成功获得鲤鱼基因组框架图谱、基因组物理图谱、高密度连锁图谱,并获得鲤鱼—斑马鱼比较基因组图谱和资源数据库,据介绍,该项目是“鲤鱼基因组计划”的阶段性成果。2009年底,“鲤鱼基因组计划”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应用基因组研究中心、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启动。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应用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水产生物技术应用领域首席科学家孙效文介绍,研究人员从基因组资源挖掘的角度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将为实现经济性状在基因组上的精确定位、解开鲤鱼的经济性状(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等)和基因的复杂关系、实现性状基因定位及杂种优势分析、利用和育种研究提供了平台。 目前基因测序装配已经完成,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应用到育种当中,相关开发软件也已被同行认可和应用。据介绍,该成果从群体遗传学应用角度,实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为实现基因组水平的水产育种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将基因和性状关系的研究结果应用于育种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基于亲本间遗传关系,避免近亲交配为主要目标的分子水平育种;二是基于经济性状和基因之间相互关系,尤其是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研究结果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结果进行分子育种;三是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经济性状与基因相互关系的分子育种,尤其是对重要经济性状如品质性状(肌间刺、氨基酸代谢等)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的研究结果以及进一步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