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今天是: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成果转化 转化技术 正文
转化技术

鲤优良品种选育技术与产业化

日期:2020-11-18 00:00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针对上世纪八十年代鲤养殖品种存在的“良种少、生长慢、种质混杂、池塘养殖成活率低、越冬死亡率高”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国家攻关和“973”等50多项课题资助下,开展了生长快、品质优、抗逆强等鲤系列品种培育研究,历经28年,在种质创制、品种培育、育种技术创新、良种良法配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培育出三大系列6个品种和1个品系,推动了鲤产业的快速发展,该研究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创立了具有“阈值”等新概念的鲤分子育种理论,建立了基于亲本遗传距离的分子育种技术,并开发出与之配套的实用性强的选种软件,实现了鲤育种技术的更新换代。

2、育成快速生长德国镜鲤选育系、松浦镜鲤、松浦红镜鲤3个镜鲤系列品种;育成配合力强、耐低氧、抗寒的新品种“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适合寒冷地区养殖的新品种“松荷鲤”;育成优质黄河鲤系列品种2个,即豫选黄河鲤和福瑞鲤。

3、建立了避免种质衰退的保种技术,制定了种质标准和扩繁养殖操作规范,构建了推广应用体系,实现了新品种在全国范围的高效养殖。

4、选育的6个品种较选育前生长速度快10~91%,养殖和越冬成活率90%以上,在主产区的覆盖率80%以上;在黑龙江、辽宁、河南等25个省养殖,年推广361万亩。2012-2015年新增销售额149.49亿元,新增销售额30.54亿元,新增利润4.14亿元。年出口2100吨,创汇966万美元,累计出口3万多吨,创汇1.5亿美元。

打印